灯芯草有什么样的故事?

本站提供千万条信息、发布供求信息,由众多子网站构成,内容涉及几十个大行业分类、数千个小领域分类
       如果你见过煤油灯,大概就能立刻明白“挑灯夜读”是怎么回事情了。我依稀还能记得,村庄里竖电线杆子接电时,老老少少脸上掩饰不住的好奇与兴奋。而此前,家家户户都只用煤油灯,煤油灯是棉线做灯芯的,灯芯燃烧时,其灰烬仍会凝结成灯花,若想让光线明亮一些,需像用小木棍挑开,这大概是孩子们最爱干的事情了。我没有用过灯芯草做灯芯的油灯,据说和棉花的灯芯一样,过一会儿,需要伺候一下,光就会悠悠忽忽的亮堂起来。        灯芯草是随处可见的,尤其是水边,一蔸蔸的,如倒立的佛尘,常被我们拿来织成鞭子,村前村后追赶,搅得整个屋场鸡飞狗跳。灯草古称“蔺”,又名通草、虎须草、碧玉草等,形如手工编织用的钢针,夏季开淡蓝色或黄绿色的花,开花时如小葱开花一样,花朵侧生于茎上,十分秀气。由于它的茎内充满白色的芯,吸油性强,古人将其蒸熟后取出“茎髓”,用做灯芯,故名灯芯草。        由于灯芯草茎的构造外坚内松,坚韧又富弹性,还可用于织草席、打草鞋等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为“灯心草”设了专条:“灯心草生江南泽地,茎圆细而长直,人将为席。蒸熟待干,折取中心白穰燃灯者,是谓熟草。又有不蒸者,但生于剥取为生草。入药宜用生草。”        民间职业划分中有“十客”一说,指的是:灯草客、麻布客、花椒客、胡椒客、桐油客、生漆客、水烟客、针线客、鸦片客、吗啡客。灯草客居首位,想来从业者基数庞大。        灯草也被蜀绣女子“乞巧”的一个媒介。七夕这晚,绣花铺的姑娘、媳妇都要洒扫庭院,设立香烛与瓜果,沐浴后参拜织女星,以求提高绣技,民间称为“敬巧神”。她们对月穿针,穿过者谓之“得巧”。然后,以碗盛清水,将灯草或豆芽截成短节浮于水面,观看水中浮现之水影,以验“乞巧”。用手搅动使其旋转,如有两节相遇,即是如愿得巧,预示来年会出精妙的绣品。这一习俗,恰与灯草客扯上关系。乞巧节前夕,正是川东灯草大举进入成都的最佳时机。灯草除产于江南泽地之外,还盛产于川东,主要集散地是万县,大量的灯草被长途贩运的灯草客收购后,结队而行,穿州过府去叫卖。        四川方言有句俚语:“说得轻巧,拈根灯草”,意思是站着说话不腰疼,或者指光说不练,只知道耍嘴皮子的人,这句话是什么来历,不得而知,但灯草客的故事,却多有记载。熊大容在其文《灯草客》这样描绘:“他们头上包着几尺长的粗白帕子,右耳朵边吊下三四寸长的帕头——这是他们的同行标记。凭此可以在全国各地找自己的老乡和同伙。他们身穿对襟汗套或滚身衣,脚著稻草鞋或浅耳子苎麻草鞋,肩上披着一个结染白花的蓝布褡裢,里面装的是钱钞和食物。腰间缠一根粗麻绳子,上面别着一根两尺多长的烟杆。手里举着一根长竹竿,上面挂着几大团白花花的、亮闪闪的灯草,以浓重的四川口音在那里叫卖。”卖灯草本是小本生意,赚不到几个钱,好在需求庞大,家家户户都要用到。灯草客们挑着大捆的灯草,仅靠双脚走州过府,风风雨雨,山高路远,常年背井离乡,故而他们在外生病、死亡者,比例极大。然而,这类小本生意,恰恰成为官吏榨取民脂民膏的重灾区。《金陵琐事》中说了一个《焚灯草》的故事:“矿税繁兴,万民失业,均之取怨也,而税尤其甚焉。有陆二者,往来吴中,以卖灯草为活计。万历二十八年,税官如狼如虎,与强盗无异。陆之草价不过八两,数处抽税,用银半之。船至青山,又来索税,囊中已磬。计无所出,取灯草上岸,一火焚之。此举可谓痴绝,而心之怨恨也,为何如哉?”        清代林纾写过一首《灯草翁》的诗,描写了一位年迈的灯草客的艰难境遇,最后的栖身破屋,也被官府夺去,读来令人凄然泪下。正所谓,兴,百姓苦;亡,百姓苦。然而,纵有千辛万苦,灯草是灯草客生活的希望,如同灯草捻成的灯芯,蜷曲在一汪清油里,在暗夜中散发的微光。  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2-08-28,某些信息具有时效性,若有错误或已失效,需要更改请留言修改

THE END

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,可以加入信息交流群和群友们一起讨论,加入请留言

文章版权:花草树木网 (shuimuyizhan.com) 所发布的内容,部分为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来源,网络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!